欢迎来到专业的体外诊断原材料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文章>

特定蛋白检测应用及发展趋势

特定蛋白是指机体内具有某些生理功能,疾病状态时又起到一定病理作用的蛋白质。

特定蛋白结构复杂,存在多种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抗原表位。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入、检测方法的日渐成熟及各类检测仪器的大量应用,特定蛋白已成为临床化学重要的检测对象。

免疫球蛋白(IgA/G/M)、补体(C3c/C4)、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等特定蛋白逐渐成为临床化学常规检测项目。

免疫系统疾病、风湿疾病发病隐蔽且缓慢,病程较长。

免疫五项(IgA/G/M/C3c/C4) 和风湿三项(CRP/ASO/RF)是机体免疫功能评估、风湿疾病判断的重要检测指标,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状态下了解免疫功能的辅助检测指标,并可判断疾病预后。
01.免疫五项

辅助鉴别肾病综合症的敏感指标:

IgG 等免疫球蛋白,血清补体C3c、C4 的水平与肾病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别肾病综合征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辅助检测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球蛋白指标不仅可以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参照指标,还可为临床分型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3同时,补体C3c、C4 在骨髓瘤骨病的发生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检测对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和进展有重要意义,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情况的有效参考

02.风湿三项

风湿三项(RF、CRP、ASO)的联合检测能够提高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准确性其中,RF是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诊断RA的标准之一,《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指南》指出RF和CRP指标均为关节损害进展的预测因子

03.特定蛋白的检测方法及发展现状

目前检测人血清中特定蛋白常用比浊法。

比浊法(也称浊度法)属于光谱分析法,是在比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测定理论、方法、计算等许多方面和比色法相似,但本质上又有区别。免疫透射比浊与免疫散射比浊是免疫比浊的常见的两种方法,其反应的原理一样,只是检测的光信号与仪器的检测器有区别(图2)。

免疫透射比浊技术与免疫散射比浊的检测技术图

早先的比色系统不具备样品稀释和校准曲线非线性拟合的能力,所以血浆蛋白免疫散射系统独立于临床化学分析仪被建立起来。

然而有很多原因使得这种昂贵的装置在常规仪器检测中并未得到应用,尤其是许多基层医疗机构仍然没有此检测条件,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免疫透射比浊法适用于普通的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普通的分光光度计,几乎所有的实验室均能开展,操作简便。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相关良好

上海中山医院检验科比较了2个自建系统检测的特定蛋白结果:

西门子公司BNⅡ特定蛋白分析仪、贝克曼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赛试剂。

不同检测项目,免疫透射法与免疫散射法的相关性良好(r2>0.95),完全满足实验室使用需求。

免疫透射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方程

因此在自动生化仪上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进行特定蛋白项目的检测,既能够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又可发挥自动生化仪的检测速度。

免疫透射比浊法已成为主流检测方法

近10年免疫透射比浊法因其可以适用于常规的临床生化分析仪,并且具有优异的检测性能而变得更受欢迎。根据国家室间质评活动(EQA)数据显示,透射比浊法正在逐步成为现如今国内外免疫八项的检测趋势。

2016年-2021年EQA免疫八项方法学分布

免疫透射比浊法可溯源至国际参考标准

随着检验医学的日趋发展,检验质量管理已规范化,实验室应重视不同检测方法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存在一致性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IFCC血浆蛋白委员会(C-PP)研制的血浆蛋白参考物质通过欧洲共同体标准物质局认证,并给予代号CRM-470,从此诞生了第一个血浆蛋白国际参考物质,1994年更名为ERM-DA470。

2009年,研制出ERM- DA470k/IFCC,以CRM-470对其进行赋值。

血浆蛋白参考物质溯源链

ERM-DA470k/IFCC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参与赋值的检测平台(包括免疫散射和透射比浊法)各实验室方法间检测结果一致性好,CV为1.37%~3.02%。

ERM-DA470k/IFCC中12种蛋白的参考值以及不确定度 



综上所述,在近年常规特定蛋白检测标准化项目中,免疫透射比浊法已逐渐成为最常用的主流检测方法,主要是因为其可进行高通量的检测,适合临床推广。并且越来越多的应用实例表明,免疫透射比浊技术检测结果与免疫散射比浊技术具有高度一致性。



来源:德赛诊断,云起IVD

声明:本平台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