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样本类型
血液。
2、参考范围
➤ 成人:3~8.2 Sibley-Lehninger U/dL或37℃时22~59 mU/L(SI单位);
➤ 儿童:大约是成人值的2倍;
➤ 新生儿:约为成人值的4倍。
3、检验结果的解释和相关生理学
血清醛缩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GOT)和CPK非常相似。醛缩酶是一种用于糖酵解(葡萄糖的分解)的酶。与谷草转氨酶和肌酸磷酸激酶一样,醛缩酶存在于整个身体的大多数组织中。
该试验对于指示肌肉或肝脏细胞损伤或疾病最有用。肌肉萎缩症、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的血清醛缩酶水平非常高。患有坏疽性疾病、肌肉创伤和肌肉感染性疾病(如毛细血管病)的病人的水平也会升高。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和肝硬化患者也会出现水平升高。
引起虚弱的神经系统疾病可以通过该试验与肌肉性虚弱的原因相区别。正常值见于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醛缩酶水平升高见于原发性肌肉疾病。
4、干扰
➤ 以前的IM注射可能导致水平升高;
➤ 剧烈运动可引起醛固酮酶的暂时性升高;
➤ 可能导致醛固酮酶水平升高的药物包括肝毒性药物;
➤ 可能导致醛缩酶水平下降的药物包括吩噻嗪类药物。
5、检测程序和患者护理
➤ 一般需要在空腹情况下进行检测;
➤ 常用的红色头采血管。
6、可能造成异常结果的原因
➤ 检测结果水平升高
肝细胞疾病(如:肝炎)
肌肉疾病(如肌肉萎缩症、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等)
肌肉创伤(例如,严重的挤压伤)
肌肉感染(如毛细血管病)。
坏疽性过程(例如,肠坏疽)
心肌梗塞
➤ 检测结果水平降低
晚期肌肉萎缩症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
肌肉消耗性疾病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或者加入我们一起讨论,若觉得文章不错,也请关注我们,以免错过后续更新~
来源:诊断科学
声明:本平台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