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体外诊断原材料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技术文章>

呼吸道六项病原体核酸检测临床意义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甲型流感的危害最大,可引起世界性人流感大流行、乙型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爆发、丙型致病性弱且不易发生变异。流感病毒是全年龄群门急诊及≥65岁以上住院患者最主要的病原体。每年流感季儿童流感罹患率为20-30%,且5岁以下儿童出现重症和住院风险高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eytial virus, RSV )
属副黏病毒科肺炎属的RNA病毒,临床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占我国5岁以下儿童CAP的17.3%,主要症状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可发展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腺病毒(Adenoviruses, Adv)
属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根据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特性不同,可分为A-G7个亚种,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器官亲和性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腺病毒感染主要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包括高热、咳嗽、咽喉痛等。腺病毒易导致重症肺炎,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腺病毒同时也是导致成人和儿童住院率最高的致病病原体。
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 HRV)
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一组单正链小分子RNA病毒,是导致呼吸道感染中重要的致病因子,也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仅次于RSV的病原体。20%-40%的1岁以下被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儿感染或合并感染了鼻病毒,3岁以下的住院患儿达到50%。同时,鼻病毒毛细支气管炎与学龄前儿童喘息和哮喘的发展强相关。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可占CAP的10%-30%,MP流行时可增加3-5倍。感染MP后可引起支原体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只有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少数会持续高热不退,剧烈咳嗽,病情进展快,短时间内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性障碍等危重症表现。
该检测项目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人咽拭子样本中以上六种病原体的核酸进行定性检测,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提供分子诊断依据。


来源: 检验星空

声明:本平台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返回顶部